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
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,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、生产力发展路径,具有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特征,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。
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?如何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?就这些问题,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、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。
记者: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。如何理解这一基本内涵?
陈斌开:马克思认为,生产力包括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三个要素。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、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,对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。
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,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跃升,没有一支与现代科技进步、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,就无法形成新质生产力。
更高科技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。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、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等,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。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出一大批新科技和更智能、更高效、更低碳、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,比如5G与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通信工具,人形机器人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智能装备。新技术的渗透也能够对传统机械的劳动工具进行改造升级,比如无人工厂、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。新型劳动资料使得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,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澎湃动力。
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。当前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的探索,极大丰富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,拓展了生产新边界,创造了生产新空间,为新质生产力奠定了新的物质基础。比如在生物制造领域,合成生物以微生物为劳动对象,通过基因编辑等工具,创造出可生产特定化学品和蛋白质的细胞工厂。在数字经济时代,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的劳动对象。以数字形式存储和流动的数据要素,在有效收集、整理、分析、挖掘和处理后,可释放巨大的生产力效能。
记者:当前,一些业界人士在讨论,哪些产业属于新质生产力?对此问题应当如何认识?
陈斌开:新质生产力与产业是两个概念、两种范畴。科学革命导致技术革命,技术革命导致产业革命。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,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布局建设未来产业,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这明确了新质生产力要素及组合是支撑整个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,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应该局限在某一个或某一类型的产业。我们要有效引导、推动优势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,但不能忽视传统产业,而是要大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同时还要提前谋划布局具有长期影响的未来产业。
记者: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下一步,我们应当如何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,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?
陈斌开:创新的本质是“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”,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“新组合”引入生产体系,进而创造出大量新兴产业,并通过次级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。
社会生产力每次出现大的跃升,都对应着新技术对旧技术的替代。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大规模使用为标志,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化时代。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为标志,人类社会步入电气化时代。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取代蒸汽动力技术成为新的技术经济范式,电力产业、通信产业、汽车产业、石油产业等开始迅速发展,取代纺织、钢铁产业成为主导产业。第三次产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,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,催生了计算机、半导体等支柱产业。可以说,能否掌握颠覆性的创新技术,决定了国家的兴衰成败。
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,重点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。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才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。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进一步激发创新潜力,加速创新成果应用。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,发挥好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,组织协同各部门加强基础研究、突破前沿关键技术。要撬动和激励更多资金投向具有颠覆性创新潜力、处于高风险阶段的初创型企业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,助力企业创新发展。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,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,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。要营造勇于创新、善于创新的良好环境,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的企业创新发展生态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2024/2/29